用分组制激发学生潜能——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
我今天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们班开学以来的小组制度的管理经验。作为班主任,在做好教学的同时,其主要任务就是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班级管理事无巨细,差不多都压在了班主任的肩上,特别是中学阶段的班主任,班级常规在整个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那怎样才能让班主任工作尽量轻松,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能让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其实这也是所有班主任一直在工作中探索、创新并不断总结的。
一个班级的管理即要处处体现民主管理,又要处处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我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管理模式,接下来我就具体说说我的操作模式。
一、小组的建立
以小组为单位,建立集体荣誉感,形成良性竞争关系。6-9人一组,自行民主投票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商讨奖惩制度细则。
奖 惩 制 度
(一)学习
序号 | 情况 | 扣分 | 加分 |
1 | 迟交作业,家长不签字,作业不写名。 | 1 | |
2 | 忘带书、忘记带学科备品、忘带、未做作业。作业质量不好,被老师查询。 | 2 | |
3 | 到班、校补作业, | 2 | |
4 | 抄作业(并交老师处理),考试作弊。 | 5 | |
5 | 语文、英语听写不过关。 | 1 | |
6 | 作业讲解后,拒不改正,或改正后有错误。 | 2 | |
7 | 作业表扬 | 1 | |
8 | 作业优秀被展示 | 2 | |
9 | 听写小条满分 | 1 | |
10 | 周考、月考、各科前三名, | 5/3/2 | |
11 | 课堂上老师特殊表扬,特殊批评 | 2 | 2 |
(二)纪律
序号 | 情况 | 扣分 | 加分 |
1 | 无故或无正当理由早上、中午、上课迟到。 | 1 | |
2 | 站队摆臂不到位,被老师或体委点名 | 2 | |
3 | 课间、午间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中午吃饭时说话,自习课说话,不学习。 | 2 | |
4 | 课上交头接耳,小声说话,接老师话,起哄、回头,课上打瞌睡,趴在桌子上。 | 2 | |
5 | 携带不该带的物品(手机不上交、漫画、不健康书籍) | 5 | |
6 | 在学校评比中,为班级扣分 | 5 | |
7 | 走队摆臂到位,被老师表扬 | 2 | |
8 | 能在课上帮老师维持秩序 | 1 | |
9 | 自习课表现好的小组(每人2分) | 2 |
(三)劳动、卫生
序号 | 情况 | 扣分 | 加分 |
1 | 不听从值日组长的分工 | 2 | |
2 | 地面脏乱 | 1 | |
3 | 主动打扫班级卫生 | 1 | |
4 | 为班级贡献物品 | 2 |
(四)集会、锻炼、体育
序号 | 情况 | 扣分 |
1 | 眼保健操不认真或不做。 | 1 |
2 | 课间操、升旗、唱国歌不认真。 | 1 |
3 | 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体育锻炼、课间操等。 | 2 |
4 | 升旗、体育课、重大活动等着装不符合规定。 | 2 |
每两周评出优秀小组,颁发证书,优胜组每位同学加2分作为下周基础分。
在运行过程中要调节奖惩制度的细节,建立小组制度一定要加分项多于扣分项,让每个小组都有机会能得到奖,如果出现分数偏向某一组,要及时调整小组成员,不可一支独大。
在平日里要经常组织组长交流问题,帮助组长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找比较宽裕的时间,比如午休、体活等,给小组内部讨论交流的时间,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小组内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围绕学习方面、卫生方面、值得表扬的方面等问题进行讨论。
组长每周要向班长汇报一些情况,再由班长反馈给班主任,当然作为班主任还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判断问题的大小,问题的真伪。没有班主任的参与反映班级情况有时更真实,但有时也会虚夸真像,所以这时班主任要维护班级内部团结,掌握好问题的火候,然后每两周公开总结一次,取小组平均分最高的小组颁发证书和奖品(由平均分最低的小组购买奖品,作为小小的惩罚)。在总结会上组长总结、班长总结、班主任总结,同学也可以分享进步经验。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感,让每一位同学都没有被操纵的感觉,反而会让他们自己灵动起来。
三、小组文化
小组的建立不是生硬的制度对学生的控制,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让学生有参与感,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都有存在感,所以建立小组的初衷也要有温度、有灵魂。
观察每个小组的特点,引导组长建立小组核心思想,比如小组以进步为核心,以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核心等。给学生时间研讨确立小组名称,组内要有口号,有目标,有榜样,逐步形成小组文化。先形成小组凝聚力,再实现班级凝聚力的创设。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生活氛围、良性竞争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在有约束的环境中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更有动力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