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教学案例

首页 教学案例

浅谈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2025/3/3 9:54:16

初中地理因其图文结合的特殊性,使得提高运用地图的能力成为初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学习地理大多停留在强硬地记忆地图信息的层面,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由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文字略显单调,图像教学便可以妥善地解决一些枯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地理教学的效果,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一、明确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教师要科学的运用图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由于图像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取代文字教学内容,这可以将以往单一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氛围中得到一定的变化,学生也将在地理图像教学的引导下产生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改变了学生对死记硬背的认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学科素质的养成带来了更为深远的积极作用。

其次,教师要科学的运用图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科对学生的信息和空间感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许多中学生在地理学习上成绩不理想也与空间感不强有关。因此,在图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绘图,分析图像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实现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形态的形成,使初中地理教学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的思考和分析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在图像教学应用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图像教学活动,确保师生交流的需要,运用生动的图像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地理教学。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地理板图、板画来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图像知识,在教学中结合图像,通过类比想象的方法来记忆七大洲的轮廓图,先让学生通过形象记忆来掌握抽象的大洲轮廓图,再通过认图指图、小组拼图等方法加深记忆。运用图像教学来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地图的习惯,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二、结合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在我国各省初中实现了普及,并为初中地理教学图像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实施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中,由于地图提供的文字较为抽象且解释不清晰,这使得很难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知识。因此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针对我国气候类型、植被景观、农业生产、民居特色和当地风俗习惯等信息进行展示,将教学重点放在地理差异与南北差异上,更直观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举一反三,让学生自己通过读图来说明东西部的差异。多媒体技术图像的应用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中,对于地形图学生比较陌生,可以先通过动画来展示出地形图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再将各种地形相关联的图像进行比较讲解,让学生对地形图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之后通过小组活动制作地形图,让学生加深记忆。通过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图像教学,可以大大的提高初中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实现了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

图像教学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现今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过于丰富,并且学生的品位较高,所以有些学生仍然无法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时事热点或学生兴趣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看与教学知识相关的漫画或者动画,结合地理图像教学进行传授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情境设定,实现高质量的地理图像教学。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的教学中,学生对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可以运用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的热点,让学生看完视频,小组分析讨论。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热门动漫作品《海绵宝宝》进行教学,根据海绵宝宝和大星分居的情况,引导学生为海绵宝宝在印度洋设计出能够最快的找到在大西洋上居住的海大星的航线,并且要是最方便,最便宜的航线。利用这样的方式教学就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也提高了学生对苏伊士运河这一教学重点的关注,动漫情境的相关知识教学也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重要的是要注意,虽然动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学兴趣,图像教学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展示,但是课堂教学应该避免过度的参考动画内容。由于实际的动画作品在许多情况下与真实的地理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地理图像教学要注重真实性。

四、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图像教学的注意事项

图像教学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初中地理教学,通过以上所提到的五个教学片断的教学实例教学实例中也证明了图像教学的实用价值。如何准确把握地理图像所传达的地理信息,抓住地理内容分析的核心,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结了几个应用图像教学的注意事项:

1.类比形象帮助记忆

形象记忆是记忆的一种形式,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色、音乐、绘画等各种形象的记忆,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等具体形象的记忆,其本质特征是直观性。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如何快速掌握大洲轮廓这么抽象的知识,就需要运用类比形象记忆的方法了。把复杂的地理知识和相似的图像相结合,帮助记忆。

2.视频动画展示原理

视频、动画等在突破难点、展示复杂的地理原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将复杂的地理概念和现象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形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有效突破学习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知识结构,做出教学诊断和教学设计,要多种手段增强学生感知,化抽象为具体。

3.时事热点吸引兴趣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从学生的身边环境出发,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社会发展的现实,不断选择适合培养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地理素材,使地理教学变得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用一双“地理眼”看世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地理疑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形成较强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4.因课制宜选取方法

每节地理课不用采用所有的图像教学方法,一定要结合具体课例分析,运用最适合学生的图像教学方法,也可以几种图像教学方法混合进行。充分利用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使地图、图像等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新课程的理念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探究的能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因此,图像教学符合地理新课程的理念,对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